1.前增菌和二次增菌都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含量一般都很少并且会有多种细菌同时存在的情况,前增菌可以使受伤菌得到修复而增菌可以抑制一些杂菌的生长,所以用前增菌和增菌分别进行筛选和培养,可以增加后期分离培养的检出率。
2.分离培养中应注意当不存在典型的或可疑的沙门氏菌菌落时,按如下步骤检验非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
HE和XLD:非典型的沙门氏菌在HE和XLD琼脂上呈黄色菌落,带或不带黑色中心。HE和XLD平板经24±2小时培养后,没有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则挑取2个或更多个非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
BS琼脂:某些非典型菌株产生绿色菌落,其周围培养基稍微或不呈暗色。如果BS平板培养24±2小时后,没有出现典型菌落,则不挑取任何菌落让平板继续培养24±2小时。如果经48±2小时培养后,仍没有典型或可疑菌落出现,则挑取2个或更多个非典型的菌落。
3.TSI要制备成高柱斜面,有助于结果判读,实验时应先划线再穿刺,先穿刺再划线可能会导致含菌量太高。
如果产H2S变黑,难以观察底层的产酸现象,并且如果产气较多的话培养基会被顶出很高更有甚者可能会顶开试管塞。典型沙门氏菌在TSI上斜面呈红色,底端呈黄色,有气体产生,90%形成H2S,琼脂变黑。但对于乳糖阳性的沙门氏菌斜面也呈黄色,因此不能仅仅根据三糖铁培养的结果就确认沙门氏菌。
4.目前没有一种培养基能准确无误的筛选出沙门氏菌,因此必须选择多种选择性培养基同时进行筛选。
显色培养基只是综合选择性更强,实验人员不能只在选择性培养基和TSI特征符合而没有把关键的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完成的情况下就报结果,这样很可能导致结果假阳性。
5.血清学鉴定是沙门氏菌检验中的重要鉴定方法。
包括菌体抗原(O)鉴定、鞭毛抗原(H)鉴定和Vi抗原鉴定。血清检测时要使用24h内的纯菌,在规定时间内观察结果,并做自凝实验。凝集不好的室温(不要放冰箱)放置1-2天或者传代一次再凝集,可能凝集的情况会好些。如果实验室条件许可建议购置进口血清(以泰国和丹麦血清为佳),如果用国产血清尽量同时使用两种厂家产品互相验证。
6.沙门氏菌结果判定应该以生化试验结果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血清学判定。
直接用多价血清进行试验而不进行生化试验是不可取的。因为血清学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结合,非沙门氏菌的微生物也有可能带有沙门的类似抗原,这样的操作可能会导致假阳性因此我们做鉴定的时候必须先进行生化试验,再在生化试验的基础上进行血清学鉴定。
7.如果我们只需要鉴定某个菌株是否属于沙门氏菌,那只需要做O多价和H多价血清就可以了(大多数食源性沙门氏菌凝集A-F群O多价)。
如果要鉴定某个菌株具体是什么沙门氏菌,那就需要进行血清学分型试验,从多价血清一直做到O抗原和H抗原的单因子,然后参照《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附录B的表格查找对应的沙门氏菌名。
8.在做血清学鉴定时O多价血清如果没有凝集并不能直接判定为阴性,因为还要考虑Vi抗原的影响。
Vi抗原属于K抗原群会阻隔O抗原和相应抗体的结合,所以当Vi抗原存在时,O多价血清是不会凝集的。因此必须去除Vi抗原的影响。具体方法是挑取菌苔于1ml生理盐水中做成浓菌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煮沸后再检查如果还是不凝集,才能判定为阴性。
大肠杆菌寄生在我们的肠道中,能减少蛋白质分解时产生的有害物质,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有益的细菌,但是随着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有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其他动物是有害的,我们称之为致病性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当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大肠杆菌就随着母乳进入了我们的体内,大肠杆菌在正常的栖居条件下是不会致病的,而且,还会帮我们减少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但是这位栖居者有时也会变成一枚炸弹,当我们不注意饮食、生活卫生时,它就会给我们带来疾病,总之,这位伙伴成为了我们一生不可缺少的,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走近它,在有限的生命中与它好好相处。
大肠杆菌的发现肠埃希氏菌(E.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是非致病性的。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大肠杆菌属于细菌。